当前位置主页 > 云南新闻 >
热门搜索:

刺破贫穷绣出天地 鲁甸“滇绣”南博会上放异彩(图)

昆明在线     发布时间:2019-02-02   

小巧的绣花针拉着蚕丝线穿梭在薄薄的绢布上,一幅幅精美灵动的图案很快便跃然眼前.........丝线连接情谊,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刺绣的华彩之美,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价值和魅力。让人想不到的是,用巧手织绘图卷的,竟是来自云南鲁甸大山里的 “手艺人”的作品。

展区里,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滇绣作品挂在墙上,作品上的花鸟草虫、湖光山色绣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一针一线尽显滇绣独特韵味。

“以前在家务农,一年到头没有什么收入。现在公司长期务工,不仅每月都能有1000元以上的收入,还能在这学到先进的刺绣技术……” 展台上,来自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35岁的苗族妇女叶正源正在穿针引线。在中国工艺(集团)公司的帮助下,家庭困难的她在家门口的刺绣企业就实现了就业。

“飞针走线不仅可以带动农村人口增收,更能创生众多文化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繁荣地区文化交易市场,提升城乡居民文化素质。”鲁甸副县长梁子龙说,通过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对需要学习和提升刺绣水平的农村妇女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妇女进行培训,同时可以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绣娘,鼓励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参与刺绣,增加其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挂钩扶贫鲁甸的中国工艺(集团)公司在调研中发现,鲁甸县属于山区、人多地少、留守的年轻妇女劳动力较多,鲁甸的刺绣历史悠久,凝聚了汉、回、彝、苗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开展滇绣培训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转移农村劳动力,帮助农村妇女就近就业,逐步形成“打工不离家,忙时抓生产,闲暇就绣花,增收又顾家”的新型农村妇女发展模式,把鲁甸打造成 “滇绣之县”。

2017年7月,项目甄选了9名绣娘到丽江木氏刺绣学校进修深造,归来后作为第一批师资力量分别在鲁甸崇文阁滇绣培训中心、江底中学、鲁甸县特殊学校开班教学。自2017年11月至今,已经培训2批500余人次,培训效果显著,在2017年11月份,培训中心参加了昭通市文产办举行的“大昭杯”民间艺术创作大赛,并荣获实物类金奖。

“现在,已正式成立云南滇绣文化有限公司,将鲁甸滇绣产业推上了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精品化、市场化的发展高度。”梁子龙介绍,每产出一幅刺绣作品,公司便根据其作品质量以每幅100~500元人民币的价格预先支付,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销出后扣除材料费用,其余所有销售收入再全部返还给我们的绣娘,普通绣娘的作品按不同品质平均可获得收入500元人民币,按每个绣娘每月3~5幅计算,一年收入约24000元。坚持学习一年以上,熟练且技艺较高的绣娘每幅作品收入都会在2000元以上,可达到年收入超过100000元的目标,可以让部分农村妇女、辍学儿童、孤寡老人、特殊人群脱贫致富。

来自鲁甸县文屏镇砚池山村的魏启仙指着绣布喜滋滋地说:“刺绣是个特别好的活计。学习滇绣技艺,不但生活丰富了,收入也越来越多了,生活就像这绣的花儿一样美好!”

据统计,自2017年至今,中国工艺(集团)公司总计投入45万滇绣产业专项扶贫资金,用于购买套棚架、棚椅、凳子、布、针、线、剪子等教学材料、组织参加丽江滇绣学校培训、在鲁甸县崇文阁、鲁甸县特殊学校、江底中学等地培训绣娘及邀请各地大师到鲁甸教学。

记者 杨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