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行情
IFC
IFC币
市值:$2426.53万
$6.83 -4.25%
更新时间:2025-10-13
24H最高 $21.28
24H最低 $1.93
历史最高 $45.74
历史最低 $0.57
24H成交量 2591.17万
24H成交额 $1.61万
总量 2.2亿
24H波幅 -62.96%
流通数量 44.53亿
昨开 $3.39
昨收 $4.18
流通率 77.68%
IFC币数据
IFC币介绍

IFC币是Infinitecoin的简称,是一种基于Scrypt算法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于2013年6月由匿名开发者创立。作为比特币的改良版本,IFC币定位于小额支付领域,解决比特币在商业流通中的短板。其总量设定为906亿枚,采用PoW共识机制,区块生成时间仅30秒,交易确认速度极快(仅需3次确认,每次约3秒),远优于比特币的1小时和莱特币的15分钟确认时间。IFC币的设计理念源于比特金、莱特银、无限铜的行业共识,强调其作为日常支付工具的实用性,通过低交易费用和瞬时全球支付能力填补了数字货币在小额交易场景的空白。其技术架构继承了比特币的安全特性,同时通过调整参数实现了更高的流通性和适应性,成为早期山寨币浪潮中颇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IFC币的发展前景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尽管作为老牌POW币种曾跻身市值前二十,但当前市场交易量萎缩至每日84万美元左右,社区主要由志愿者维护,缺乏核心开发团队持续投入。其底层技术仍具竞争力——Scrypt算法抗ASIC特性保障了挖矿去中心化,动态难度调整机制维持了网络稳定性,而906亿枚的总量设计理论上更适合高频小额交易场景。部分行业观察者认为,若能在DeFi、智能合约等新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或吸引战略资本注入,IFC币或可依托其成熟的底层架构重获市场关注。但需警惕的是,各国监管政策收紧和新兴支付币种涌现,缺乏主动运营的老牌项目存在边缘化风险,投资需谨慎评估其实际生态活跃度。

IFC币的市场优势集中体现在交易效率与经济性上。其单笔交易手续费仅为比特币的1/10左右,配合3秒/次的快速确认机制,使其在微支付场景中具备显著性价比。相较于传统跨境汇款数日的结算周期,IFC币可实现分钟级到账,且无需经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其总量庞大的特性虽导致单价长期低位徘徊(现价约0.0003美元),但客观上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有利于培养支付习惯。部分东南亚电商平台曾试点IFC币支付,验证了其在10美元以下交易场景的流畅体验。每小时自动调整的挖矿难度算法使网络算力波动更平滑,避免了比特币式算力竞赛导致的能源浪费,符合绿色金融发展趋势。

IFC币的使用场景已从单纯的投资标的向功能性货币延伸。除在Cryptopia、YoBit等交易所作为交易对资产外,IFC币曾被集成至Visa4Crypto支付网关,支持线下商户受理;社区开发的无限骰子等DApp验证了其在博弈娱乐场景的适用性;另有一些跨国自由职业者采用IFC币进行小额薪酬结算,利用其匿名特性保护隐私。迪拜DIFC金融中心在2024年颁布的数字资产法案中将IFC币纳入监管框架,为其在合规跨境汇款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基础。尽管目前实际落地场景有限,但其技术特性仍保留了在物联网微支付、内容打赏、公益捐赠等长尾市场的想象空间。

行业评价呈现分化,支持者认为它坚守中本聪电子现金愿景,批评者则指出其技术迭代缓慢,但共识在于IFC币为研究数字货币流通性设计提供了宝贵案例,其高频低额的定位仍具现实意义。IFC币摒弃了智能合约等复杂功能,专注优化支付基础体验:钱包客户端轻量化,支持移动端快速同步;交易广播采用压缩协议,降低网络带宽需求;地址格式兼容比特币体系,便于现有基础设施复用。这些设计使其在2013年山寨币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少数存活至今的老牌POW币种。IFC币的出现,加速了电子货币转移支付的趋势,进一步推进了数字货币支付领域的发展。

精选资讯
FIL币作为分布式存储赛道的代表项目,近年来价格表现持续低迷,引发投资者广泛讨论。其价格不振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技术特
安全提现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避免银行卡冻结的关键在于合规操作、选择正规平台以及合理控制交易行为。分批提现、避免高频
以太坊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其交易机制和网络稳定性一直是投资者和开发者关注的焦点。近期市场上关于以太坊停止交易的讨论再
获取准确的代币合约地址是确保资产安全的第一步。代币合约地址是区块链上智能合约的唯一标识,类似于银行账户的账号,但它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