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行情
DTEP
DTEP币
市值:$2221.64万
$5.54 +1.17%
更新时间:2025-10-13
24H最高 $27.14
24H最低 $1.2
历史最高 $73.27
历史最低 $0.35
24H成交量 2360.97万
24H成交额 $2244.25
总量 3.23亿
24H波幅 31.31%
流通数量 84.19亿
昨开 $5.57
昨收 $4.1
流通率 22.8%
DTEP币数据
DTEP币介绍

DTEP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1:1兑换,共同构成中国法定货币体系。作为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化支付工具,DTEP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由央行向商业银行发行,再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公众兑换流通。其研发始于2014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成立,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弥补传统货币在流通效率、可追踪性及跨境支付等方面的不足。DTEP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支付系统,同时保持央行对货币发行的绝对控制权,既继承了现金的匿名性和法偿性,又具备电子支付的高效便捷特性。

在跨境支付领域,DTEP币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与传统跨境支付需经过多重银行体系且耗时较长不同,DTEP币支持点对点交易,实现近乎实时的资金转移,同时大幅降低中间环节产生的成本。其全球性特征有助于覆盖更广泛的支付网络,尤其在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更具实用性。目前,DTEP币已在跨境贸易结算、国际汇款等场景中试点应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有望成为跨境支付体系中的重要工具。

DTEP币的技术架构凸显其安全与高效的核心优势。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确保交易不可篡改,并通过区块链的透明性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有效防范洗钱等非法活动。智能合约功能的引入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边界,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可实现自动触发付款,在预付资金管理中支持条件性冻结与释放。双层离线支付技术则突破了网络环境限制,即使在无网状态下仍可完成身份验证与交易,大幅提升了支付场景的包容性。

行业评价普遍认为DTEP币代表了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中信证券研报相比私人加密货币与电子支付工具,DTEP币兼具主权信用背书和可编程性优势,在跨境支付与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潜力显著。截至2024年6月,全国DTEP币累计交易金额已达7万亿元,覆盖生活消费、工资支付、电子商务等多元化场景。东莞证券分析显示,信创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DTEP币产业链中下游的软硬件钱包、终端改造等环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6年相关市场规模突破2.6万亿元。

使用场景的持续丰富是DTEP币发展的另一大亮点。除日常零售支付外,DTEP币在政府补贴发放、公共事业缴费等政务场景中展现出精准投放的优势。苏州工职院等高校试点项目中,DTEP币硬钱包整合了门禁、水电控制等20余类校园场景,形成"一卡通行"的闭环生态。基于智能合约的信贷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等创新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其在B端市场的渗透力。这种全场景覆盖能力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也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框架。

精选资讯
比特币作为全球首个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其产业生态已发展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技术与经济系统。这一生态不仅支撑着比特币本身的
以太币(ETH)作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其价格波动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截至2025年8月,以太币的历史最高价格
当前阶段,市场更像是「过度怀疑」,而非「过度乐观」,这正是价格上涨的土壤。
比特币爆仓后能否涨回来,取决于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以及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历史上,比特币曾多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