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云南新闻 >
热门搜索:

云南民族大观园10月1日开园 助力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昆明在线     发布时间:2019-01-13   

云南民族大观园园区一角

美丽的七彩云南,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灿烂的文化之花,每一种文化都是一曲悠扬而馥郁悠远的人文乐章。随着云南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战略全面推进的步伐不断加快,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随之进入人们的眼帘,并成为当下全域旅游如何提升文化体验的重要课题。

云南旅游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构建高端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推进旅游文化建设从传统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旅游文化产品从观光型为主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体验等复合型产品转变,引导旅游文化消费从单一性低层次消费向多样性高端化消费发展。云南非遗文化无疑大有可观。

即将于10月1日正式开园的云南民族大观园,就走在发力云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创意云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保护,在融入非遗元素的民族大观园里,多业态布局将使文化体验度大大提升!

重新遇见 让云南非遗故事娓娓道来

这个金秋,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让我们重新遇见非遗,聆听云南民族大观园娓娓道来的非遗故事,因为,多姿多彩的非遗元素在这里,等你穿越时光。

今年,云南民族大观园为响应国务院颁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促进社会普及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及转型升级需求,策划了“云南非遗文化博览体验园”项目,依托云南宝贵的非遗文化资源和企业的综合优势,联合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及非遗传承人、保护责任单位,共同发力建设一个集“非遗文化多角度、多维度展示+深度体验与互动+全面推广与传承+文化创意引导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非遗文化展览体验园,助力云南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之魂,承载着一个民族延绵不绝、生息繁衍的基因密码。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早已成为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内容。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省份,云南长期形成的风俗文化也是多姿多彩,使得云南非遗文化优势明显,民族文化资源创造丰富。

说到云南非遗文化保护,乌铜走银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金永才大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云南在非遗保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大师给予了大量的扶持和保护,使云南非遗项目百花齐放,非遗传承人也能安心的做好非遗项目,让非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保护非遗项目?金永才说到,非遗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共同推动,目前非遗文化的保护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而企业和传承人做好非遗人才培养;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重大文化的产业,通过文化产业化发展推动非遗保护;此外,非遗文化的保护也需要积极走出去,通过市场实现非遗的价值。

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工艺品,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2011年,它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了云南独创、中国独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进驻云南民族大观园非遗馆,金永才表示,云南民族大观园是一站式体验民族文化的目的地,同时也是多彩民族文化面向世界的推广平台。其中,大观园主打的非遗元素体验馆给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个空间和平台,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平台上通过非遗项目的展示可以让游客体验最原始、最质朴的非遗文化,并加深外来游客对云南独特工艺技艺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对宣传非遗文化和云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创新 培育文化旅游新亮点和新热点

云南民族大观园开园在即,它将有着庞大的游客群体,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其正在发力和创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其举措可圈可点。

非遗的传承一直以来缺乏规模,缺乏展示平台,更加缺乏转换。云南相关部门的领导在调研该项目时就指出,希望“云南非遗文化博览体验园”项目在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经验的基础上,首先遴选一批大家认可的、最能代表云南特点的、“好看、好玩、好用、好吃”的非遗项目进行活态展示,把项目落到实处,将园区建设成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解决非遗传承的痛点问题。同时,要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做好整体规划,争取在云南建成中国南亚东南亚非遗展示中心。

在云南财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赵晓红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的文化基因。她认为,近年来,各省都在探索各种方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掘整体缺乏系统性,一些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而濒临失传和消亡等一系列问题伴随社会转型应运而生。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和都市文化的挤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日渐贫瘠,在这样的状况下,云南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寻找新的突破点迫在眉睫。

云南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具体该如何做?赵晓红表示,可结合旅游业发展可开发资源,如民俗演艺资源、民族民间手工艺资源等,鼓励企业集团、大公司和社会力量(特别是当地农民参与)进行产业转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技术及经营模式,借助各类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并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视、娱乐、旅游业等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渗透,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适度发展,也可以通过文化基因的挖掘创意,成为文化产业某一具体业态,如影视演艺的素材等。通过对非遗的挖掘,可以形成云南旅游的差异化特征,以原汁原味民族文化的提炼,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培育文化旅游新亮点和新热点,打造旅游文化一站式体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旺盛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促进云南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打造。

多业态布局 打造非遗传承欢乐展示区

云南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当找到一个依托的展示创新的平台,必将大放异彩。因为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上,怡美实业控股集团将深度研究和挖掘云南非遗资源,将特色明显、亮点突出、综合价值高的非遗艺术品进行品牌化运作打造,形成非遗文化品牌IP,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民族文化和非遗传承将成为云南民族大观园必不可少的一站式体验,它将不断通过创新体验手段,同时做到保护与开发一个都不能少,培育旅游文化体验的新亮点和新热点,值得大众期待。

目前,云南民族大观园与国内首屈一指的非遗及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平台拾翠文化资产运营机构深度合作,系统梳理散落在滇中大地的特色非遗项目,涵盖金、木、土、石、布、美术六大类,以最国际化的形式展陈,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形成云南首个“永不落幕的非遗文化节”现场,打造成为代表云南,面向世界的非遗活态文化展示区。开馆后,乌铜走银、彝家的刺绣、大理的扎染、建水的紫陶以及织锦、油纸伞、剪纸等多项非遗技艺都将被引入到云南非遗文化博览体验园。“云南非遗文化博览体验园以传承为基点,深挖云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古老的艺术精髓带入大众视野、融入当代生活,并开展非遗论坛系列活动,以开设云艺传习班等活动形式,将非遗技艺代代传承。”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云南非遗文化博览体验园内的每一个非遗项目都贯穿现场体验,除有非遗作品的展示,游客还可免费参与多个非遗项目体验,跟随大师一同学习技艺,亲手制作,亲身体验云南民族非遗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传承的欢乐。

编辑:实习编辑房天琦责任编辑:徐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