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云南新闻 >
热门搜索: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小小一张股权证 农民脱贫新希望

昆明在线     发布时间:2018-11-14   

讯(记者 杨之辉)日前,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叶枝镇拉波洛村200户农民亲手领到了自己的“股权证书”,喜笑颜开,真正意味着自己变成了“股东”。

“做梦都没想到我这个贫困户还当上了股东,去年,我通过种植中药材、白芸豆等经济作物实现收入25000多元,而且从公司还可以分得红利。”建档立卡户余春天高兴地说:“这真的是一举多得的一件大好事。”

30岁的贫困户余春天,因家庭缺乏劳动力,以前家里靠传统种植,每年基本没有收入,生活过的颇为窘迫。

“家里的木香、川乌、牛羊等生态特色农产品不愁卖了,公司以优惠的价格进行收购,同时拿着股权证还可以领到分红,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建档立卡户余华生对于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原来,贫困户所说的股权证,就是拉波洛村以实施扶贫资金股权量化为切入点,成功撬动党组织、专合社、贫困户三方利益杠杆,探索出一套“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党群利益联结新机制,为脱贫攻坚选准了发展路径。

拉波洛村是以傈僳族为主的贫困村,属高寒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居环境较差,有的村小组基本不具备人居生产生活的生存条件。

2016年3月至6月,在大量调研和充分酝酿后拉波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下决心发展和建立集体经济组织。

2017年3月,在叶枝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拉波村建立两个合作社,把所有贫困户根据不同产业成为合作社社员。同时,由拉波村总支、维西花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维西巴赛山地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迪庆民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4个股东组建一个拉波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起草《章程》,按《章程》组成股东会,由股东会选出董事会和执行董事(法人),注册一个集体经济公司——维西山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现代企业理念,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实现了拉波洛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无到有。

维西山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叶枝镇人民政府扶持每个合作社10万元,两个合作社共计20万元。股权比例中,一个合作社占股30%,两个合作社出资60万元,占股60%(为农户股);迪庆州民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31万元,占股31%,实际出资31万元;拉波洛村总支出资9万元,占股9%,实际出资9万元。三个渠道资金按股权比例,股权量化到所有股东(包括农户的60%)占大头,党总支9%的股权拿出5%量化到全村所有党员,4%留作总支股。同时,登记原始股东并发放200本股权证书。

《章程》明确规定了,经营主体核心是“集体经济”,它的资产所有权是集体的不是任何个人的,是股权制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集体所有制经济。现有原始股权为标准确定股东资格,逐步量化到拉波洛全村315户现有户籍,但需投入一定的资源后才能成为股东,此后本集体经济组织娶妻生子或有新户籍加入,则不再直接取得股权,而通过转让或继承等方式取得。

拉波洛村党总支书记余欣坤表示,公司成立后,拉波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达到把公司、合作社、党总支、农民、党员、企业用“股权”搭成利益连接机制的目标,创造了一个与农民利润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是拉波洛村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的集体经济龙头企业。

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驻拉波洛村工作队队长提布表示,在贫困户完善入社申请、张榜公示和登记确认后,每户贫困户填发一张《股权证》,确认贫困户的“股东”资格。扶贫资金在专合社股权量化后,不再是以前的补贴性质,而是一种“造血式”的投入方式,是以投资产生的效益来扶贫,使贫困户的收益能够持续。

“通过扶贫资金形成贫困户资产股权量化,打破了扶贫资金‘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一改过去‘一投了之’现象,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精准程度,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形成贫困户增收纽带。”提布说。

在他看来,创新财政扶贫方式试点工作不仅有助于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调动各方利益群体积极性,而且能解决退出机制问题。

“有了这个龙头企业在品牌、资金、市场、基地、 产品、质量等方面也有了保证。专合社在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和金融扶持,产业规模迅速做大,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提布说,下一步,还将逐步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林权入股,集体荒山、荒滩入股等制度。

据统计,该村2016年通过实施产业发展项目,特色经济作物白芸豆种植户每亩收入达到1900元;中药材种植户木香种植每亩实现收入2450元,当归种植户每亩平均收入4600元,续断种植户实每亩实现收入2080元;山地鸡养殖户每户实现收入12000元;山羊养殖户每户实现收入2000元,有15个贫困户从三只山羊发展到15只到20只不等。同时,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交易市场,推动农特产品早间交易,竹叶菜、食用菌等就不用烂在山里,通过市场、公司收购、加工等变成现金,据不完全统计农民销售林下产品收入达到平均6000元。

“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创办企业、领办合作社,实施产业项目、收购和经营白芸豆、中药材、山地猪、山地鸡、大牲畜等农牧产品,经营竹叶菜、野生食用菌等林下生态产业预计2017年实现纯利润10-15万元;其它项目农特产品的加工、育苗基地、育肥厂、乡村旅游和庄园农业等正在投资建设。”余欣坤表示,随着项目推进和拉波洛集体经济组织将会逐步打造出一个规范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逐步打造出一个个成熟的产业,农民也将跟着市场主体通过参与产业和当地就业、参与第三产业逐步提高收入。